6月26日,《福建日报》
(资料图)
第08版刊发文章
《惠屿蝶变:换个方式“靠海吃海”》
全文如下
位于惠屿的泉州市最大的现代化新型塑胶网箱养殖示范基地
踏上七彩浮桥,就抵达海上观光休闲渔排。
空中俯瞰惠屿
来自连江的养殖户租用惠屿当地养殖设施,正给泥猛鱼喂食。
渗透海元素的微景观在岛上处处可见。
惠屿,静卧于湄洲湾主航道西侧,是泉州唯一的海岛行政村,面积仅2平方公里,共403户1400多人。首批全国“和美海岛”,惠屿入选。
作为一个海岛村,惠屿“靠海吃海”,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仅2450元,增长到2022年近10万元,从全市倒一逆袭为泉港第一,已有“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十多项荣誉在身。
20年的谋变之路,从粗放捕捞到精细耕海,从简单索取到和谐共生,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从“吃海”到“养海”“护海”,在人与海的关系不断重构中,惠屿岛绘就了一幅共美共富共享的和美画卷。
辛勤耕海,摆脱贫困
从泉州市泉港区肖厝村向东南望去,惠屿形似大虾,横亘于海,当地人称之为“横屿”。闽南语中,“横”与“惠”读音一致,惠屿由此而来。
6月初,记者从肖厝码头搭乘免费的“惠屿号”钢制客渡轮,12分钟后登上岛屿,只见红瓦顶房屋勾勒出闽南风情,沙滩细腻洁净。穿过游客中心广场,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岛上宫庙——晋福宫,庙里供奉村民的祖先肖太傅公,这里的村民都是肖氏族人。后面小坡的一眼双口井,曾是村里的“生命之水”,如今“退役”再上岗,成为岛上的打卡点。
“你能想象吗?2003年以前,惠屿全村用水只有这眼双口井,大家滴水必争。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后,我们才跟岛外一样,随时可以用水。”今年正好50岁的惠屿村党支部书记肖清林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他一路见证、亲身参与了惠屿的巨变。
与对岸的肖厝村同族同宗,隔海相望,但惠屿岛曾经是孤独的,除了海风和大浪,岛上什么都缺——缺水、缺电、交通不便、通信不便,就医就学也不方便。
泉州市最贫困、落后的一个渔村,这是早年烙在惠屿身上的印记。
回首当年,肖清林感慨道,那年头更落后的是思想观念。“老一辈传统思维是‘靠海吃海’,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下海捕鱼每个月能挣到两三百元,而当时外出打工每个月基本工资才二十几元。日子一眼就望到头,孩子长大后跟着出海就行。”
好挣钱的光景却没持续多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渔业资源逐渐衰减,年轻人想外出谋生却苦于缺乏文化知识,只能继续守着孤岛。
从上世纪90年代直到2003年,村里的结婚率几乎为零。因为穷,没人愿意嫁到岛上。
先天的劣势如同茧房,困住了村干部与村民,但大家心里明白:渔民转产转业已箭在弦上。而路又在何方?
恰在此时,国家扶贫政策如同一束光,点亮了惠屿村,海岛不再是“孤岛”。
2003年,村里通电、通网络,与陆地互联互通;2009年12月31日,跨海饮水工程正式通水,洗衣机、热水器开始进入百姓家中,那眼双口井前不再出现村民争水的情况;2010年,“泉港号”钢制渡轮通航,人们出行难得以解决;2019年,惠屿岛新码头和游客服务中心建成……
随着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的“思变”种子也发芽破土。2003年,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去霞浦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开了一场村两委会,吹响变革的号角。肖清林清晰地记得,当时他刚满30岁,那一年村里决定:“必须做好海的文章,发展养殖。”
要发展养殖,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村干部便去镇上找农信社寻求信贷支持,由村委会担保。肖清林回忆说,在村民集体大会上,村“两委”跟村民们说,“除了诚信,我们已经一无所有了。若连诚信都丢了,那真没救了”。
当天,大家一致通过“养殖户用房产做抵押,贷款必须用于养殖,如果恶意赖账就卖房偿还”等条款。很快,第一笔26万元贷款批下来,成为30多名养殖户的启动资金。抱团发展,互相担保,村民们义无反顾地走上摆脱“靠天”吃饭的转型路。
从最早的90亩牡蛎开始养起,第一年产值就达到100多万元,全村赚到了第一桶金。20年来,惠屿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呈现几何数量级增长。2023年,全村预计共发展海带养殖1万亩、鲍鱼养殖5000多口5000多万粒、牡蛎养殖800多亩、网箱养鱼500多箱、海参养殖2000多万只,整个村产值可达3亿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肖清林自豪地说。
让村里人自豪的还有完美的信用记录。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养殖户们团结互助,2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按期还贷。“村里大喇叭一广播,全部交齐。”肖清林说,收齐当月利息,村干部乘船送到银行,“一分不欠、一日不迟”。
2012年,惠屿村获评全省首个“金牌信用村”。村民向农商银行申请的小额无抵押贷款额度,从原有的每户3000~8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万~30万元。金融支持和村民们的辛勤耕海,使得惠屿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养海护海,人海共生
记者乘快艇到达惠屿西侧海域的渔排上,遇到来自福州连江的陈功海,他正和伙伴一起给鱼苗喂食。
多年从事海水养殖的陈功海,今年转战惠屿,不久前刚以每口100元的价格,向村民肖德冲租下200口塑胶网箱养殖泥猛鱼。“泥猛鱼养到4个月左右就能上市销售,正好每年6—10月当地村民养的鲍鱼都去北方度夏,空的网箱就租给我们。”他说,目前共投入30多万元在这养了100多万条泥猛鱼,今年10月上市后主要销往广东,预计能卖出400万元左右。
养殖泥猛鱼需要Ⅱ类以上的好水质。惠屿的好生态,吸引了许多像陈功海这样的外地养殖户前来。
但惠屿的生态,与许多经历过粗放发展的地区相似,也曾经历过波折。“飞速发展的养殖,导致一些养殖设施长期废弃在海上,我们离湄洲湾主航道不远,有的海漂垃圾还影响航道通航;污水排放、垃圾乱堆,村貌不佳,也影响海洋环境。”肖清林说,还有村民自建房侵占海岸线。
“探大钱,起大厝”是闽南人的传统,21世纪初,靠水产养殖发家的惠屿村掀起了一股盖房潮。“当年由于缺乏规划,以及岛上空间有限,民房大多依坡而建,杂乱无章,没有考虑地质灾害、风暴潮等安全因素。”肖清林说,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厝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但也对海岛环境造成伤害。“富裕后的村民,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保护绿水青山,才能最终变成金山银山。这些年,大家在保护修复海洋海岛生态上有了行动自觉。”
2009年前后,在各级部门支持下,惠屿岛修复及保护项目列入全国第一批、福建首个海岛整治项目,争取到中央、省级资金共1097万元,垃圾整治与清理、水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养殖整治、植被生态修复与绿化、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等5项工程同时开启。
长期废弃在海上的200多亩养殖设施被清除;污水处理厂建起,污水管埋设,生活污水不再排入大海;垃圾转运站运转起来,曾经的垃圾角变身小公园,岛屿中部和南山顶的“脏乱差”地块改建成了景观亭;岛屿南部、北部区域种上了50亩木麻黄,南山脚沙滩绿化景观改造完成;拆除不安全、影响岸线的违建房屋……岛屿、周边海域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越好,村民们越发感恩与珍视,也越发自觉爱护。”肖清林说,村里也积极发力,在生产、生活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从源头上减少海漂垃圾。2020年,惠屿村以集体企业惠屿岛渔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投资5300多万元对周边海域的养殖网箱进行升级改造,清退传统老旧网箱,换成新型塑胶网箱46个单元,包括网箱8096口、操作平台92个、管理房92个、化粪池92个。惠屿成为泉州市最大的现代化新型塑胶网箱养殖示范基地。
“从传统养殖向依靠现代设施养殖转变,不仅从源头上减少了海漂垃圾,也能提质增效。”肖清林告诉记者,全部改造完成后,村集体年收入预计可增加200万元。
在岛上行走,不时会遇到标志清晰的分类垃圾桶,道路、海滩干净整洁,让人如同置身景区。村里每年投入50万元,组建了一支13人的岛上保洁队伍、一支4人的海漂垃圾打捞队伍,垃圾全部转运出岛处理,保证海、岛洁净。村里还组建了8支海岛特色志愿服务队,开展海漂垃圾清理、岛上巡逻、生活垃圾分类外运等行动。
在惠屿南部的大澳沙滩上,黄沙细腻柔软,与蓝天碧海“撞”出鲜明的对比色。曾经,这里是废弃养殖设施、渔船乱堆放的荒滩。
“近3年,我们共获得4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大澳沙滩修复整治、全岛绿化景观提升二期工程。”肖清林说,2022年岛上的海岸生态屏障保护与修复工程获得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资金1220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设计与规划,从码头到沙滩的一段岸线即将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应急通道建设,海岛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海洋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渔旅融合,走向和美
“听海风入梦,枕海浪而醒”,在惠屿路3号,记者感受了村民肖贤真的日常体验。作为民宿管家,她帮助同村的房东打理“屿梦行馆”民宿已有2年。“这家民宿今年‘五一’期间每天都客满,且目前每个周末甚至工作日,我都没有闲下来。”肖贤真说。
“屿梦行馆”在惠屿环岛路的端头。沿着环岛路步行或骑上“电驴”,一边观看大海,一边欣赏秀美的南山,经过闽南风情的红顶石厝、大小几十处微景观,直达月亮湾沙滩,踏上七彩浮桥,抵达海上的观光休闲渔排……一路上美食美景两不误。
韵味十足的闽南海岛风情吸引了远近游客。“今年‘五一’期间有1.5万人次上岛旅行,此后每天都有超百人次登岛,周末更是一房难求。”村干部肖锦斌说道。
身兼惠屿客运公司经理的肖锦斌,被人们称为“船长”,2艘船,每天18次轮渡,迎来送往。肖锦斌曾是岛上最早试吃“旅游饭”的一批人。八九年前,他养过海带,开起了岛上第一家旅馆,但当时来者甚少,旅馆很快就转手了。
2015年,惠屿岛吸引了泉州籍的国际著名艺术家蔡国强上岛创作了焰火表演作品《天梯》,英国导演以此拍摄了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令小岛惠屿名声日隆。
游客逐渐多了。2018年,肖锦斌在自家房子里开起民宿。“一共6个房间,家人自己打理,夏季游客多,高峰期每个月有近万元收入,冬天就长租给鲍鱼养殖工人。”他笑着说,今年生意特别火,“五一”期间5天的收入就超过万元。
目前,岛上有7家民宿、近60个床位,3家餐饮店,还成立了惠屿岛旅游开发公司,将资源打包,变成资本,家家入股、户户分红。
开发旅游,惠屿人其实酝酿已久。“从捕捞到养殖,我们经历了第一次转型。但单一的海水养殖并非长久之计,因为生活富裕后,年轻人大多在外打拼、生活,留岛的多为中老年人,总有一天会做不动,还得发展其他产业。”肖锦斌说,他们决定从单一养殖的“单脚跳”,转型为养殖+生态旅游“双腿跑”。
2019年,村里请来专业机构,开启新一轮规划,以“美丽海岛生态旅游示范村”为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多规合一”打造“海岛、共享、友好”的乡村慢生活品牌。
“首先要保护岸线。拆除破坏岸线的违建后,有些难以拆除的建筑,我们将它活化作为旅游设施。比如原惠屿小学改为村史馆,并增设海洋知识展厅。”肖清林说,在岛屿东侧的闲置地,建设联排式安置住宅,用以安置退出生态岸线的民宅;利用微景观,对海岛“精雕细琢”,让旅游元素融入乡村生活。
2020年,规划项目启动实施,民宅外立面换上“新装”,闲置房屋重新装修成民宿,新游轮码头、村委会综合楼及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陆续投入使用。
在保留村庄建筑形态肌理的同时,岛上的碎片空间、闲置地被打造为公共空间、微空间。小街巷、“圣蛙石”、“神井甘泉”……村民家门口一个个小而美的景点,在民俗元素串联下,成为游客“打卡点”。
“这几年每年有20多万人次上岛旅游。今年到目前,游客已经超过17万人次,旅游营收已达到1500多万元。”肖清林说。
多元发展前景可观,村民们有了底气畅想更美好的愿景。
“在有限的岛屿空间,我们希望打造出‘三个惠屿’——‘岛上惠屿’‘海上惠屿’‘陆上惠屿’。”肖清林说,“岛上惠屿”,把海岛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休闲渔村旅游产业园区;“海上惠屿”则是利用海上养殖产业,打造集养殖、垂钓、餐饮、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养殖基地。二者结合,构建生态休闲渔村旅游资源,促进村民增收,提升幸福指数;而“陆上惠屿”,则是让村民们在医疗、教育等方面与陆上接轨,鼓励在陆地置业、发展,让海岛保持适度的开发与保护。
“小海岛也有大梦想,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未来的发展规划,都有了明确目标。”肖清林充满信心,在共美共富共享的振兴路上,惠屿岛将走向更好的明天。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