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
(相关资料图)
今天(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连日来,中央媒体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主题,多角度报道我市以“生态”为笔,绘就的“两山”画卷……
看 生 态
夏日时节,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山峦葱翠,处处散发浓浓绿意。负氧离子监测和区域自动气象站为各地游客实时显示空气质量数据和天气预报信息。
商洛市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全域处于秦岭腹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商洛市森林覆盖率达69.6%,重要水源地植被覆盖率超90%。(新华社 张晨俊 报道员 宋文超)
看 “ 绿电 ”
2021年底,随着洛南100兆瓦光伏农业与观光旅游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光伏农场”并网,昔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800亩的一片坡塬,变成了农光互补的新能源基地。该“光伏农场”每年为项目所在地4个村分红,将光伏场区土地经营权移交至项目所在地村集体,并提供农业启动金,打造种植示范区,修建旅游观光台,形成“地上发电、地面农业、厂区观光”的三产融合模式。
近年来,洛南县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全县范围内策划光伏发电重点项目15个,建成村级光伏电站20个,总容量21兆瓦,着力打造“发电+种植+观光”三产融合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光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荒塬变成了农光互补的新能源基地,让光伏旅游、农业观光、特色采摘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新华社 田波 张岚)
看 文 旅
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千亩荷塘风光无限,亭亭玉立的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拍照留念。(新华社 张岚)
看 民 宿
仲夏时节,蓝天白云为幕,巍巍秦岭融入其中。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车家河村中的一处乡间庭院里,河北省南峪村村支书段春亭、贵州省白岩村村支书唐文德、四川省衫八窝村村支书赵兴志正热烈讨论着,为车家河村的庭院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分享自己的探索经验。
车家河村位于秦岭深处,风景秀丽,却苦于发展受困。“看着大家都在搞乡村旅游,我们也想参与,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搞。”村支书王学军说。
早年间,中国三星“分享村庄”产业帮扶项目落地在车家河村,帮助村子找到了一条脱贫的好路子——发展民宿旅游业,一幢幢土坯房变成客单价不菲的民宿,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变化。
如今,为了进一步拓宽车家河村民的收入渠道,“1+X”庭院经济新模式出炉,即围绕民宿旅游业,打造“民宿+露营、农场、咖啡屋、手工坊、小餐厅等”增收新业态。这让王学军的思路渐渐明了,他报名参与了庭院经济改造项目。“先给大家打个样儿。”王学军说。
王学军先从改造自己的农场开始,将原本单一的采摘体验农场改造成为了融合“精品民宿+轻奢露营+自助烧烤+垂钓养鱼+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民宿农场。
在王学军的带头下,不少村民开始积极参与庭院改造项目,杨沿河就是其中之一。杨沿河加入项目后,采用了“民宿+根雕艺术”的经营思路,将他的爱好更好地发挥成吸引游客的“致富密码”。
“希望未来,我们村每家每户都能有自己的庭院经济小产业,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望着远处群山相依,王学军充满期待。(新华社 雷肖霄)
看 “ 振兴 ”
盛夏时节,在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里,金耳采摘已接近尾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后期的销售对接工作。
金耳,因其颜色金黄,俗称黄木耳。其型似人脑,又名脑耳,原生长于云贵地区,比较珍稀。2022年4月,金米村通过智慧大棚,让金耳在柞水实现了人工种植。
“2023年4月,首批6万袋金耳菌包‘入住’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技术负责人陈盛林说,目前,金耳已经生长了三茬,由于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一上市便成了西安、成都、上海人民餐桌上的珍馐美味。
据了解,该园区由陕西省第九国企合力扶贫团团长单位陕投集团投建。其中,木耳智能温室大棚3456m²,辅助生产用房576m²,木耳晾晒场3000m²,并配套建设木耳分拣设备、物联网系统和智慧园区平台。在这里,先进的智慧化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喷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覆盖金耳全生长周期的养护操作均能借助一部手机,通过物联网系统进行操作,两三个人便可完成大棚的巡视管理工作。”陈盛林说。
“陕投集团依托柞水县金米村木耳产业优势,注册了‘金米缘’商标,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链。”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张杰说,“目前,36户耳农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技能培训、种植木耳等方式,实现了增收。”
在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里,今年46岁的金米村村民张寨勤,刚打扫完大棚里卫生,又在忙着给金耳和其他木耳补水。
“从去年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始筹建的时候,我就在这里打零工,一天收入有140元。目前,在园区上班,一个月收入2800元。”张寨勤说,“我在家门口打工,不仅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还能挣到钱,让我感觉生活有盼头。”
“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好金耳菌包技术研发筹备工作,筹建菌包场,每年还将举办金耳种植培训班,设立金耳种植扶持专项基金,在全县推广金耳种植,利用自身销售渠道为金耳销售闯市场。”张杰说。
木耳,是柞水人从清代就开始种植的作物。今天,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小木耳”长成“大产业”,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金米智慧农业产业园围绕金耳产业,延伸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产业链,提升柞水木耳品牌附加值,助力柞水木耳产业转型升级,让当地村民看到盼头,尝到了甜头。(新华社 杨喜龙)
此外,受到中央媒体关注的,不仅有商洛的“好生态”,更有这座秦岭小城的“新夜态”。
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积极打造夜间经济综合体,培育夜间消费市场,整合零散摊点形成规模效应,在多条街区实行美食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发展地摊和夜间经济,并结合城区实际,合理规划打造一批不打烊的24小时消费聚集区,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内涵和消费方式。(新华社 田波 张岚)
来源:综合新华社客户端
编 辑:冀柯均 责任编辑:李少虎
审 核:杨 森 签 发:张力宏